人口在三国群英传2中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,直接影响税收、预备兵上限及资源产出效率。人口基数较大的城市每年1月内政阶段可获得更高税收,为军团扩张提供资金支持;同时人口规模决定预备兵储备上限,人口越多的城市能训练更多士兵,为持续作战提供兵力补充。开发指令的执行效果与人口增长正相关,高智力武将担任太守时,开发效率提升会进一步加速人口积累。
人口与防御力共同构成城市综合实力,高人口城市在被攻击时能更快补充守城兵力。当城市遭受攻击时,人口数量会影响守军恢复速度,人口基数大的城池即使被短暂占领,重新接管后也能快速恢复战力。需频繁战斗会导致人口锐减,沦陷的城市人口将大幅下降,需通过长期开发才能重建规模。开发指令需合理分配武将执行,智力属性较高的文官更适合负责人口与防御力提升工作。
人口优势转化为军事力量的关键在于预备兵系统。每增加一名预备兵需消耗100金钱,人口上限越高则单次内政可训练的预备兵数量越多。高人口城市能支撑多支军团同时作战,避免因兵力不足导致战线崩溃。预备兵补充速度与城市防御力挂钩,人口和防御双高的城池能形成良性循环,成为战略后方基地。人口稀少的边缘城市需优先开发,否则易陷入税收不足、兵源匮乏的困境。
人口分布影响全局战略布局,长安、荆襄、巴蜀等传统人口密集区是必争之地。这些区域不仅能提供稳定兵源,其高经济产出还可支撑多线作战。玩家需根据剧本阶段调整开发重心,前期优先占据人口大城奠定优势,中后期通过委派高智力武将加速次级城市开发。人口管理需兼顾效率与安全,前线城市可适当降低开发优先级,核心腹地则应全力提升人口规模。